1.( )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
A:机密B:重要C:绝密D:秘密 |
|
2.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密管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配合、报告义务。下列不属于网络运营者义务的是( )。 |
A: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配合有关机关对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进行调查处理B: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C:每年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日常经营情况D:根据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并对有关设备进行技术处理 |
|
3.某份文件为秘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正确的标志形式是( )。 |
A:秘密10年B:秘密★C:秘密★10年D:秘密●10年 |
|
4.建立保密工作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信息通报等机制,是贯彻积极防范原则的重要举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 )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保密风险评估机制、监测预警制度、应急处置制度。 |
A:设区的市级B:省级C:县级D:国家级 |
|
5.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 )管理。 |
A:脱密期B:定期汇报C:行政监督D:承诺书 |
|
6.保密期限是对国家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时间要求。保密期限包括的形式有( )。 |
A:具体的期限B:解密时间C:解密条件D:以上都正确 |
|
7.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 )范围。 |
A:最大B:最小C:一定D:单位内部 |
|
8.加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是信息化条件下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必然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要求包括( )。 |
A:优化涉密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B:新增涉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要求C:增加保密自监管有关规定D:以上都是 |
|
9.坚持( )对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领导。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全国保密工作,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保密工作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保密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 |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中央军委D:中国共产党 |
|
10.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 )和知悉范围。 |
A:保密期限B:定密责任人C:承办人D:公开日期 |
|
11.下列有关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职务、级别为依据确定B:根据工作需要在最小化范围内确定C:知悉范围无须限定到具体人员D:以上都正确 |
|
12.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确定。 |
A:中央 省、自治区、直辖市B:国家 设区的市以上C:国家 省、自治区、直辖市D:省、自治区、直辖市 设区的市以上 |
|
13.( )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
A:机密B:核心C:特别D:绝密 |
|
14.( )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
A:机密B:重要C:特别D:秘密 |
|
15.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 )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 |
A:销毁B:采取补救措施C:采取隐藏措施D:采取保密措施 |
|
16.国家秘密是关系(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
A:民族复兴B:政治安全C:国家安全和利益D:总体国家安全观 |
|
1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关、单位应当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 ),遵守国家保密规定。 |
A:依法保密B:依法公开C:保密审查D:精准保护 |
|
18.涉密人员使用普通手机,正确的做法是( )。 |
A:不在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B:不在手机上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C:不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位置服务功能D:以上都正确 |
|
19.下列不属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违规行为的是( )。 |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B: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C: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D:非法获取他人隐私的 |
|
20.新修订保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机关、单位应将涉及( )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
A:绝密级、机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B: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C: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D:以上都不正确 |
' |
21.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一旦确定,就不能进行变更。( ) |
A:正确B:错误 |
|
|